CH573F这颗RISC-V的MCU很有意思,内部FLASH很大,CodeFlash就有448kB,但是SRAM相对较少,只有18kB。
官网介绍标的主频为20M,但是实际SDK里面,可以通过PLL提高主频到60M,关于性能,手册介绍得比较少,只在介绍FLASH的时候提了一句:20MHz系统主频下基本零等待。
根绝多年经验,判断内部使用的是大容量的SPI FLASH,代码通过cache来访问,性能比SRAM中零等待运行慢一些,但是比无cache的方案(比如GD32F1x0系列)速度有质的差异。
使用dhrystone进行了一些测试,结果完全支持以上结论,性能主要决定于主频和程序运行的位置,结果如下:
60M 13.3ms 2.76x
20M 25.2ms 1.55x
8M 73.5ms 1.94x
60M 36.7ms 36.2%
20M 39.0ms 64.6%
8M 142.4ms 51.6%
代码在SRAM中运行时,随着主频提高,性能也在提高,在FLASH中运行时,超过20M性能提升就非常有限了。
SRAM中运行时,8M主频时73.5ms,和其它RISC-V(比如GD32VF103,54.39ms)比稍慢一些,比Cortex-M3的45.92ms速度再慢一些。
代码在FLASH中运行时,性能只有SRAM中运行的一半左右,大量对速度要求不高的代码,比如业务逻辑,完全可以在FLASH中运行,性能是可以接受的。
代码在FLASH中运行时,超过20M以后性能提升很小了,手册中提到的“20MHz系统主频下基本零等待”应该就是这个意思,这个性能大约就是一个8M的Cortex-M4(38.4ms)的水平。
少数需要很高运行速度的代码可以放到SRAM中运行,不受SPI FLASH性能限制,高主频时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。
整体上感觉这个设计还是挺好的,在FLASH容量和性能之间取得了一个折衷,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。
WCH的设计经常有些类似的惊喜,比如CH552那个200次的iFLASH工艺,可以有效降低成本,200次的FLASH寿命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低端产品的需求了。
最近编辑记录 echo (2021-11-01 09:22:43)
离线